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冬季 > 进补
编号:28531
秋季进补 补药别乱服 专家:中药进补讲究“四要”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4日 现代保健报 2013.09.24
    

    秋风吹啊吹,吹来了凉爽,也把我们带进了进补的好时节。药补和食补同属中医进补范畴,两者各有千秋。食补以养身、防病为主,药补以扶正、治病为主,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专家指出,药补必须掌握分寸,适可而止,并根据病情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补。如果不讲究补的方法,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具体说来,服用补药尤其应注意以下“四要”。

    要辨别虚实阴阳 所谓“补”,就是补病人之虚亏和不足。但是中医病症在临床表现上往往错综复杂,有些人貌似体虚,其实“虚”中还夹杂着“实证”,而“虚中夹实”的病人是不能进补的。

    要掌握药量 补药入口以后,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变成人体所需要营养物质。所以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但是,运用补药补虚养身,有一个循序渐进、日久见功的过程。也就是说不能一见虚证,就大补特补,急于求成。否则就可能引起脾胃消化无力而导致胸腹胀满不舒,甚至发生其他病证。

    要掌握煎服方法 凡一切补益药饮片,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块状,质地致密。因此在煎药之前,应该将药放在锅内先浸泡2小时,然后再加水至与药齐平,煮开后文火煎1个半小时左右,间隔翻动药物数次,使其尽量煎透,每剂药应煎两次,煎第2次时少加些水,煎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所得药汁,一般多在饭前空腹服,或早晚分服。

    要掌握补益的季节时机 进服补药一般多用于年老体虚,或慢性病经久不愈者。对于年老体虚者,宜在冬季补益。对于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而且一到冬天病情加剧者,应该在夏天进服补药。

    总之,服用补药跟年龄、体质、季节都有关系。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滥服。其他如感冒或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也应暂时停服。

    徐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