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鱼肉类 > 吃肉与健康
编号:13774699
对症吃肉胜吃药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 201011
     吃肉虽然有一定的不利,但只要选择恰当,益处是非常多的。

    猪肉:能补肾、健胃、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猪皮美容润肤,猪尾与杜仲煮服治肾虚、腰疼、遗精等症。

    牛肉:黄牛肉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健骨;水牛肉能安胎补血。

    羊肉:冬季吃羊肉可祛寒暖身、温中止痛,利产妇。羊头肉治风眩头晕、小儿惊厥及治五劳七伤。

    鸡肉:公鸡肉治肾虛阳痿;黄母鸡肉治疲劳,能添髓补精、助阳气、暖小肠、止泻泄,一般母鸡肉还可以治风寒湿痹、产后体弱,鸡心治心悸失眠;鸡脑治梦惊;鸡冠治月经不调:鸡肝治夜盲及其他眼疾。

    鸭肉:温中补虚,扶阳利水;治阳痿,治水肿,治咳嗽热痢,治消化不良、阳气不刚诸症。

    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煮汁可止消渴,白鹅脂治耳聋,润皮肤,消痛肿,鹅血解毒治胃癌:鹅胆治咳嗽、哮喘;外用鹅胆治痔疮;鹅油治手足裂,可嫩肤美容。

    兔肉:兔肉无毒,性平,能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毒,可治消渴症、尿崩症、慢性胃炎等症。

    鱼肉:鲤鱼安胎,“胎动水肿为汤食之”;鲫鱼消水肿、通乳汁下奶。有资料讲,每天吃鱼30g可使患心脏病的危险率下降50%,鱼有健脑、防治糖尿病、肾结石、防早产的功效。常吃鱼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酯,软化血管,增强记忆。

    乌龟肉:乌龟的腹甲名龟板,有滋阴潜阳作用,治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痨热,盗汗、眩晕、耳鸣等症。还有益肾健骨作用,治腰酸脚软诸症,乌龟背甲清虛热的作用人于龟板,可治胸肋积聚作痛,对肝硬化、脾肿大有治疗作用。

    另外,提倡在吃肉的同时多吃蔬菜,做到荤素食搭配,以达到机体的酸碱度平衡。

    来源《家庭保健报》张会 文),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鱼肉类 > 吃肉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