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结缔组织病 > 硬皮病
编号:124341
蜱叮咬可引起硬皮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4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美国萨尔州立大学医院皮肤科专家Koch医师说,当病人被蜱叮咬后,在叮咬局部皮肤未见游走性红斑,而在全身出现众多小的继发性皮损时,应疑为包柔螺旋体感染,这主要见于美国。

    游走性红斑是包柔螺旋体感染的临床标志,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蜱叮咬后带至人体的病原体还可引起皮肤萎缩变硬。

    在感染后数周至数月,首先出现良性皮肤淋巴组织增生,临床上多数表现为孤立性紫褐色软性结节,抗生素对此有良好作用。

    慢性萎缩性皮炎是晚期莱姆-包柔螺旋体病的典型表现,人们对此也缺乏认识。这是一种弥散性或小斑片状、兰红色的红斑,一般位于蜱叮咬的肢体上,继之常出现一侧皮肤的水肿和萎缩,萎缩的皮肤随病情的进展可演变为薄纸状,皮肤颜色则逐渐变为淡兰红色。(见图)有时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可延时出现,然后波及其他肢体。

    Koch说,近年来除典型的包柔螺旋体病外还出现了完全不同于典型病变的其他皮肤疾病,其原因可能由于病原体参与了局部硬皮病的形成,因为在许多病人的血清中可测出包柔螺旋体抗体滴度增高,有的病人甚至可在病灶内分离出病原体。Koch医师说,一些硬皮病样皮损,如纤维样结节多见于肘部及掌指关节背侧,而索条状或带状皮肤变硬则位于小腿或尺骨旁,有时并伴有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 百拇医药(李庆棣)